晾水塔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工程
目 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准备
3.1机具准备
3.2 劳动力准备
4.工艺流程
5.施工方法
5.1 测量放线
5.2剔凿工程
5.3 高压水气清洗
5.4 钢筋除锈
5.5钢筋阻锈剂涂刷
5.6结构界面胶喷涂
5.7聚合物砂浆喷涂
5.8不锈钢钢丝绳挂网
5.9粘贴碳纤维加固补强.....................................................................................10
6.质量保证措施
6.1 聚合物砂浆
6.2 结构界面胶
1.编制依据
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
4)《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修订版)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0)标准GB50728-2011“结构加固材料安全规范”
2.工程概况
本方案主要对晾水塔进行修复加固,修复加固材料均使用单组份I级聚合物砂浆和不锈钢丝绳网片。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工程名称 | 晾水塔加固 |
7 | 结构形式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3.施工准备
3.1机具准备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1 | 专用电镐、电铲 | 博世BOSCH GSH388 | 10台 |
2 | 小型空压机 | 8kg/1.3M3 | 2台 |
3 | 强制搅拌机 | JW500 | 2台 |
4 | 搅拌喷浆机 | S5-EV | 4台 |
5 | 美国产48:1界面胶喷射机 | Merkwr | 1台 |
6 | 砂轮机 | 2台 | |
7 | 钢丝刷 | 10把 | |
8 | 无齿锯 | 3120K | 4台 |
9 | 2级电箱 | LRD | 1台 |
10 | 3级电箱 | LRD | 3台 |
3.2 劳动力准备
测量:1人
剔凿工:3人
木工:2人
钢筋工:2人
抹灰工:2人
架子工:2人
合计:12人
4.工艺流程
界面凿毛------高压水气清洗------钢丝刷除锈------涂刷钢筋阻锈剂------喷涂界面剂------水泥基聚合物砂浆------涂刷封闭剂------不锈钢丝绳挂网------抹面修整
5.施工方法
5.1 测量放线
首先找出需修复加固的构件,在构件上标识出所处楼层及构件对应编号,并拍照存档。
根据工程量及测量难易情况,配置测量验线员1名,放线工1人。
5.2剔凿工程
剔凿工程必须根据原构件实际露筋的*大深度,将基面剔凿平整,剔凿的底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0mm,防止水凝基聚合物砂浆修补厚度不均匀产生开裂。
1.工艺流程
电镐大面积剔除→电镐细部清理→花锤打毛→砂轮机打毛→人工凿沟槽→钢丝刷清理
2.主要机具
(1)专用电镐。
(2)专用凿毛机(简称气动花锤),钢丝刷
3.操作工艺
(1)用专用电镐在剔凿线标识区域内对混凝土受损表面进行大面积的初步剔凿。
(2)用专用电镐进行细部剔凿及清理。剔凿线的阴角部位剔出R≥10mm圆弧。对外露的钢筋背面残留混凝土进行剔凿清除。
(3)宜用1.5kg~2.5kg的尖头錾石花锤,在混凝土粘合面上錾出麻点,形成点深3mm、点数为600点/m2~800点/m2的均匀分布;也可錾成点深4mm~5mm、间距约30mm的梅花形分布。修复线以内的混凝土表面亦进行凿毛。
(4)砂轮机打毛,用粗砂轮机在混凝土结合面上打出方向垂直于构件轴线、纹深为3mm~4mm、间距约为50mm的横向纹路。
(5)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原构件混凝土表面松动的骨料、沙砾、浮渣和粉尘,并用清洁的压力水冲洗干净。
4. 施工质量检验
(1)剔凿表面采用物理检测法:剔至无损坚硬、密实、粗糙的结构面;锤击听声音,有清脆的回弹音,不允许出现低闷的空洞音;观察颜色应为混凝土本色。
(2)剔凿的底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0mm,防止高强聚合物砂浆和混合料由于修补厚度不均匀产生开裂。
(3)在剔凿阴角部位剔出R≥10mm圆弧,防止产生应力集中。
5.3 高压水气清洗
在剔凿、凿毛工序、钢筋除锈工序完成后,对被修复面采用高压水气清洗,使用6kg的小型气泵配专用喷嘴清除剔凿、除锈后的结构表面,无粉尘、浮渣、锈皮等杂物,直至混凝土基面洁净,基面的含水率应符合聚合物砂浆和结构界面胶施工的要求。若清洗后,至喷抹聚合物砂浆施工间隔过长,钢筋表面产生的浮锈用纱布或钢丝刷进行二次除浮锈清理,并擦拭干净。
5.4 钢筋除锈
为保证新增聚合物砂浆与钢筋的粘结,需进行除锈,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之5.2.4要求“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由于钢筋与剔凿后的混凝土基面间隙较小,故除锈采取机械除锈结合人工细部除锈的方法。机械除锈对外露钢筋正面进行高效除锈,钢筋背面机械除锈无法进行,则采用由砂布厂生产的专用除锈砂布人工反复拉磨法除锈。
1.工艺流程
铲除锈皮及杂物→机械钢丝轮打磨→人工打磨
2.主要机具
(1)角磨机、钢丝轮。
(2)榔头、铲刀、刮刀、钢丝刷、专用除锈砂布(条)。
3.操作工艺
(1)将钢筋表面厚的锈斑及杂物用铲刀、刮刀铲除。
(2)用钢丝轮将钢筋正面及侧面反复打磨。
(3)钢筋背面需人工除锈,将专用除锈砂布(条)穿过钢筋与混凝土基面之间的空隙,反复拉磨,并达到除锈标准。
4.施工质量检验
除锈处理后的原结构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对外露(含剔凿后露出)钢筋进行全数观察检查。
5.5钢筋阻锈剂涂刷
在钢筋表面及周围5cm宽处涂刷钢筋阻锈剂。
项目 | 性能 |
外观 | 棕色透明液体 |
用量 | 5-8平方米/kg |
施工温度 | 5-60℃ |
盐水侵泡实验 | 钢筋无锈 |
电化学加速实验 | 钢筋无锈 |
60次干湿冷热实验 | 钢筋无锈 |
5.6结构界面剂喷涂
1.工艺流程
基面处理→界面胶配置→界面剂喷涂
2.主要机具
(1)配胶容器
(2)毛刷
(3)喷涂机
3.操作工艺
(1)涂刷型施工方法
1)凿除旧构件中的蜂窝或空洞缺陷。
2)对旧构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使用高压空气将旧混凝土表面的灰以及尘杂物清洁干净,混凝土表面应坚固、密实、平整,不带油脂。如有钢筋外露应对钢筋进行除锈和除尘处理。
3)按规定比例配制新旧混凝土界面胶。
4)用经过除油处理的毛刷将胶液均匀地涂刷在旧混凝土上,胶层厚度为1毫米。
5)在界面胶的初凝时间内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
操作时间
1)在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前涂刷界面胶。
2)界面胶的搅拌混合时间不应大于10分钟。
3)混合好的界面胶应在20分钟内刷完,不要长时间放置,界面胶用量为每平米一公斤。
4)涂刷至旧混凝土表面的界面胶,在涂刷5分钟后即可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
5)涂刷界面胶后的旧混凝土表面,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喷抹聚合物砂浆,由于环境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差异,应在界面胶固化过程而又没有喷抹聚合物砂浆的时间内,观察界面胶的固化情况,在指触发黏的情况下,喷抹聚合物砂浆都是被允许的,如由于旧混凝土温度过高,造成胶体固化时间的缩短,应根据情况提前喷抹聚合物砂浆,或在已固化的界面胶表面再涂刷一遍界面胶。
6)喷抹聚合物砂浆的*佳时间:涂刷界面胶后5-120分钟内。应根据需要涂刷的面积,以及专项施工人员的单位时间进度,安排合理的施工人员数量。
5.7聚合物砂浆喷抹
单组份Ⅰ级高强聚合物砂浆其性能符合《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 50728-2011)的要求规定。
检验项目 | 检验条件 | Ⅰ级 | ||
浆体性能 | 劈裂抗拉强度 | 浆体成型后,不拆模,湿养护3d;然后拆侧模,仅留底模再湿养护25d(个别为4d),到期立即在(23±2)℃、(50±5)%RH条件下进行测试 | ≥7 | |
抗折强度 | ≥12 | |||
抗压强度 | 7d | ≥40 | ||
28d | ≥55 | |||
粘结能力 | 与钢丝绳粘结抗剪强度 | 标准值 | 粘结工序完成后,静置湿养护28d,到期立即在(23±2)℃、(50±5)%RH条件下进行测试 | ≥9 |
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 ≥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 |||
与钢构件的黏贴强度 | ≥1.5 |
长期使用性能鉴定标准
检验项目 | 检验条件 | I级 | |
浆体性能 | 耐湿热老化能力 | 在50℃、RH为98%环境中,老化90d,其室温下钢丝绳与浆体粘(钢套筒法)抗剪强度降低率(%) | ≤10 |
耐冻融性能 | 在-25℃-35℃冻融交变流环境中,经受50次循环(每次循环8h)后,其室温下钢丝绳与浆体粘结(钢套筒法)抗剪强度降低率(%) | ≤5 | |
耐水性能 | 在自来水浸泡30d后,拭去浮水进行测试,其室温下钢标准块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MPa) | ≥1.5,且为基材内聚破坏 |
1.工艺流程
界面处理→喷涂界面胶→涂抹聚合物砂浆→养护→刷表面防护剂
2.主要机具
(1)搅拌器、配制容器、气泵喷枪
(2)搅拌机、铁锹、水桶、灰桶,抹刀
3.操作工艺
(1)界面处理
对混凝土进行剔除、清理、凿毛,去除表面浮沉、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无损的坚硬、密实和粗糙的结构面,无损处结合面混凝土也应凿毛。用高压水枪清洗修复界面,清除酥松混凝土。对有裂缝的混凝土构件要进行裂缝修补,当原构件钢筋有锈蚀现象时应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及阻锈处理。基础表面处理后,应用高压水冲洗并保持面层潮湿状态,以减少聚合物砂浆在固化过程的水分流失,有利于聚合物砂浆的充分固化,使之达到设计强度值。修复界面的含水率和湿润用水的水质符合聚合物砂浆和结构界面胶施工的要求。
(2)喷涂界面胶
用界面胶喷涂机将胶液均匀地喷涂在旧混凝土和钢筋上,胶层厚度应不超过1毫米,同时应清除包裹在胶液中的气泡。
(3)涂抹聚合物砂浆
根据设计要求及聚合物砂浆相关配比使用说明进行材料配置,采用机械搅拌均匀无结块,配好的浆料应保证在半小时内用完,涂抹施工时,需用力碾压砂浆,以确保其结合度,避免出现空鼓现象。
(4)施工厚度
单层施工厚度不超过15mm。采用钢丝网和聚合物砂浆外加层进行修复时,配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增大10mm。
(5)聚合物砂浆的养护
1) 聚合物砂浆涂抹完工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止水分流失。8个小时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需保证砂浆表面长期湿润,养护期不得低于14天。
2)室内施工后,宜将门窗关闭,室外构件要采取措施防止烈日暴晒,应设专人负责养护。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复合砂浆处于湿润状态。
(6)涂刷聚合物砂浆表面封闭剂。
养护期过后,对聚合物砂浆表面涂刷表面封闭剂,厚度为1mm。
(7)施工注意事项:
(1)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无浮尘,施工时可选用高压水或空气压缩机进行清洁除尘。
(2)由于聚合物砂浆的流坠性比较严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减少聚合物砂浆的流坠问题。
(3)聚合物砂浆施工时,砂浆涂抹施工,需用力碾压,不得存在空鼓现象。
(4)砂浆施工后养护非常重要,必须覆盖塑料薄膜,并按时养护。
5.8钢丝绳挂网(高强不锈钢丝绳)
高强度不锈钢丝应采用碳含量不大于0.15%及硫、磷含量不大于0.025%的优质结构加固用钢丝绳。其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第4.5.4条的要求规定。
钢丝绳计算用截面面积
种类 | 钢丝绳公称直径 (mm) | 钢丝直径 (mm) | 计算用截面面积 (mm2) |
6×7+IWS | 2.5 | 0.28 | 3.02 |
钢丝绳性能指标
种类 | 符号 | 抗拉强度标准值ftk(MPa) | 抗拉强度设计值 frw(MPa) | 弹性模量设计值 Erw(MPa) | 拉应变设计值 εrw |
6×7+IWS | φr | 1600 | 1200 | 1.2×105 | 0.01 |
结构加固用钢丝绳的内部和表面严禁涂有油脂。
钢丝绳网加固工艺流程图
可采用喷射器或人工抹压方式进行渗透性聚合物砂浆施工,砂浆厚度应控制在20mm~30mm,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涂抹聚合物砂浆时时,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30℃,避免大风、阳光暴晒。
5.9 聚合物砂浆封闭剂
封闭剂可对聚合物砂浆表面进行封闭,与砂浆牢固粘结形成保护层,有效阻止水、腐蚀介质等深入混凝土内部,防止钢筋锈蚀和砂浆碳化,提高修复面的耐久性和耐候性。
1.基面处理
聚合物砂浆基面必须密实、洁净、无油污、灰尘及其他污染物。基层潮湿无明水时*宜封闭剂施工。
2.配料
将聚合物砂浆封闭剂按使用使用规定的质量比配比好,搅拌均匀,无疙瘩、颗粒等即可使用。
3.喷涂
将搅拌好的封闭剂均匀的喷涂到需要保护的聚合物砂浆表面,控制好喷涂距离和速度,不要漏喷或过喷。待第一层表干后(手指轻压不留指纹),沿垂直方向喷涂第二层。拌合好的封闭剂应在2小时内全部用完。封闭剂的喷涂厚度通常控制在0.8mm~1.2mm左右。
五、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有砂轮切割机、角磨机、滚刷等,一般在2~4台即可满足工程要求。
六、劳动组织 :
每100平米面积钢丝绳网片安排4名技术工人、6名普工。不锈钢钢丝绳的施工应由具过硬施工工艺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七、质量要求 :
聚合物砂浆喷抹好后,进行喷水养护,保证表面湿润,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施工前应确认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的合格证明,其指标应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确保按照上述工序要求进行施工。聚合物砂浆涂抹质量检验评定,可参照抹灰质量要求进行检验。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规定应按照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及施工。
6.质量保证措施
6.1 聚合物砂浆
聚合物原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尚应对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与钢粘结的拉伸抗剪强度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其检查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及《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抽样3件,每件每组分称取500g,并按同组分予以混合后送独立检测机构复验。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号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 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聚合物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聚合物砂浆面层抗压强度的试块,应会同监理人员在拌制砂浆的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其取样数量与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工程,每喷抹 500m2(不足500m2,按500m2计) 砂浆面层所需的同一强度等级的砂浆,其取样次数应不少于一次确定。 若搅拌机不止一台,应按台数分别确定每台取样次数。
2.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与面层砂浆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其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块强度的试验报告。
注意事项
1、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无浮尘,施工时可选用高压水或气压缩机进行清洁除尘。
2、由于聚合物砂浆的流坠性比较严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减少聚合物砂浆的流坠问题。
3、聚合物砂浆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宜高于30℃,砂浆抹涂必须密实,不得存在空鼓现象。
4、砂浆施工后保养很重要,是高强聚合物砂浆表面发生裂纹的重要因素
6.2 结构界面胶
结构界面胶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批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对下列项目进行见证抽样复验:
(1)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2)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3)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复验结果必须分别符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附录E、附录S及附录J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见证抽取3件;从每件中取出一定数量界面剂经混匀后,为每一复验项目制作5个试件进行复验。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